微店Park三坑研究所 / 少女情怀总是诗

banner-818.jpg

微店Park三坑研究所 / 少女情怀总是诗



做设计的有趣之处在于总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和新鲜事物。“微店Park三坑研究所”对于我们来说即是一个新的商业物种,借助设计本身,我们对Z世代人群的消费心理有了一次深刻的洞察,同时也通过设计传递少女心事的美好。


何谓“三坑”?

“三坑”是指同时喜爱JK(日本女高中生)制服、古风汉服和Lolita裙这三种特别的服饰。由于这些服饰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且制作周期较长,因此,早期都采用限量预售的形式,且价格高昂,为此,爱好者用“入坑”“破产”来形容自己的爱好。由于喜欢这三种服饰的人群平均年龄在18-23岁之间,因此也被称为“三坑少女”。近来,“三坑”相关的品牌线下店铺不断扩张并获得资本青睐,原本小众的市场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尽管如此,基于亚文化和社交圈层发展而来的三坑文化和服饰在圈层内部流行着较强的鄙视链,且要外界对这部分“奇装异服”的小众人群也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可。在充分调研了圈层文化和Z世代消费心理后,我们提炼出“自信心”的空间内核和精神,希望在设计中破除三坑少女之间的偏见和障碍,同时也能让外界对小众群体有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设计概念提出之时,我们构想了一个行走在各个折叠空间中的少女故事,她在三坑研究所设置的三个空间场景中寻找线索,破译其中的奥义,最终找到“自信心”的启示。犹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不同的场景塑造不一样的梦境。

如何在最大限度利用原有空间的基础上,以最轻的手法和最有效的成本控制把故事的主线进行串联。由于微店Park三坑研究所原本的空间存在诸多问题,

空间产品陈列凌乱、动线不合理,空间缺乏记忆点,我们将店铺和商场的其他空间的接面进行区分,同时为品牌的露出预留足够的空间。从礼品的丝带中抽象出来的微店首字母“W”配合粉色的金属网格,赋予了空间以新的视觉想象。

中庭区域是进入空间的第一个场景,我们在这里布置了“圆形剧场式”的休息阶梯,它不仅是“三坑”爱好者的线下交流空间,也是商场往来行人的休息场所,无形当中创造了不同圈层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圆拱形元素的应用是为三坑少女打造的一个“秘密花园”,为线下活动的举办和交流提供了沉浸式的体验。通过设计的手法,即使再普通的材质也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坑文化描绘的是一个少女梦——浪漫、甜美、脱俗。

即便是成人,或许在穿上lo裙的一刻,也能回到一个暂时脱离社会属性的自我世界。也许,这是“三坑”文化更深层的意义。

在介于樱花粉和橘色间,我们找到了夹杂着少许桃色的粉红色,加入鲜艳紫色而组成的上品深蓝,整体视觉温暖而清新。弧形元素的大量应用在区隔空间的同时,更增加了空间的戏剧效果,为产品展示、圈层文化的活动提供了不同场景。

尽管项目本身体量不大,且相对小众,但在本案的设计中,我们依然看到予舍予筑设计师不局限在固定的形式风格,而敏感地回应每个特定的具体需求的设计逻辑。同时,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以普通的材质创造积极的效果进而较好地控制造价也得到了市场认可。



--

地理位置:浙江省杭州市延安路292号杭州工联大厦负一层

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

设计周期:2021.01-2021.02

建设周期:2021.03-2021.05


底部02-388.jpg
底部03-69.jpg
底部04-835.jpg
底部05-90.jpg
底部06-351.jpg
底部07-253.jpg
底部08-166.jpg
查看所有
底部02-388.jpg
底部03-69.jpg
底部04-835.jpg
底部05-90.jpg
底部06-351.jpg
底部07-253.jpg
底部08-166.jpg